一文讀懂首批32家精選層企業“含科量”
精選層即將在7月27日開板,首批32家企業發行工作處于尾聲,從已經發行完畢的公司來看,首批企業遭到投資人哄搶,打新資金基本都超過1000億元。
為什么打新資金超出外界預期?與首批企業質量高有非常大的關系,特別是這些企業注重研發投入。
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,部分精選層企業“含科量”媲美以“硬科技”著稱的科創板。以貝特瑞為例,去年研發費用2.39億元,超過9成科創板公司。
雖然部分企業研發強度很高,但總體水平還是低于科創板和創業板,特別是遠低于科創板。
首批企業平均研發費3310萬元
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,32家企業2019年投入研發共計10.6億元,平均3310萬元。
具體到每家企業,差別很大。其中,去年研發費用超過1億元的貝特瑞、穎泰生物、翰博高新等3家公司合計為5.32億元,占總量的50%。它們分別投入了2.39億元、1.81億元、1.12億元,超過77%的科創板公司。
在專利方面,上述3家公司專利數量均過100項。其中,貝特瑞擁有發明專利191項,穎泰生物發明專利174項,翰博高新有187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。另外,創遠儀器擁有的專利數量也超過100項。
不過,凱添燃氣、建邦股份和新安潔在研發投入上的力度明顯不夠,去年研發費均低于500萬,特別是凱添燃氣僅為119萬元。
上述3家研發投入大的公司,行業地位也非常高。貝特瑞的鋰電池負極材料連續7年出貨量全球第一,在新能源和新材料領域的技術儲備位居行業領先;穎泰生物是全球十大農化企業,在生物技術研發方面,CRISPR/Cas9基因編輯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;翰博高新憑借著輕薄化、窄邊框、異形屏及高亮度背光顯示模組技術,以及成功量產,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液晶顯示屏生產商京東方的供應商。
“含科量”接近創業板
目前,科創板、創業板和精選層是國內資本市場最“吸睛”的三大板塊,他們的“科創屬性”如何?
科創板匯聚國內最具創新能力的高科技企業,主要聚焦“硬科技”,在企業上市之初,就對其“科技含量”給出量化指標;創業板上市企業更多是從事高科技業務,具有較高的成長性;精選層更多為中小微企業服務。
從研發強度看,科創板“含科量”最高,平均研發強度達到11.09%,中位數在9.83%左右;而創業板和首批精選層對比,創業板偏高,但差距不明顯。精選層平均研發強度為5.25%,中位數為4.27%。創業板平均研發強度為6.92%,中位數為5.15%。
創遠儀器是首批精選層中研發強度最大的企業。2019年研發費占總收入的23.49%,費用達到5169萬元。在這個數據上,該公司最近3年來都保持非常高的水準,2018年為17.6%,2017年為14.23%。同時也超過科創板可對比的公司華興源創和華峰測控,它們去年研發強度分別為:15.34%、12.83%。
另一家研發強度較高的企業為艾融軟件,去年研發費用占總營收11.07%,而且連續3年穩定在10%以上。這個水平,可以超過一半以上科創板企業。
相關閱讀
- 精英智通股東曾文減持100萬股 權益變動后持股比例為32.61%
- 遠航合金股東增持10萬股 權益變動后持股比例為50.07%
- 華韓整形分管經營的副總經理周炯辭職 不持有公司股份
- 帝杰曼聘任孫國勇為總經理 持有公司50.16%股份
- 首批精選層股票打新凍結資金總額超萬億:160萬人次網上打新中簽
- 廣芯電子信披違規收警示函:2018年凈利由盈利15萬元調至虧損38.5萬元
- 創遠儀器發行結果:網上有效申購倍數106.5倍 凍結資金91.2億元
- 世富環保拒不回復問詢函收警示函 公司經營場所僅留有少量人員處理債務糾紛
- 并行科技信披違規收警示函:2018年凈利潤由虧損2994萬元調至虧損5007萬元
- 浦漕科技精選層擬發行方案:發行不超過6800萬股 發行價2.2元-5.5元
推薦閱讀
快訊 更多
- 07-17 22:15 | 值得買對外投資10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 擴張公司多元化業務
- 07-17 22:14 | 愛朋醫療投資設立子公司 注冊資本1.48億元
- 07-17 22:13 | 飛力達擬出資2900萬元投資設立參股公司 切入電子元器件產業鏈上下游合作
- 07-17 22:13 | 天璣科技證券事務代表余美伊辭職 因個人原因
- 07-17 22:13 | 碧水源聘任張興為公司副總經理
- 07-17 22:13 | 高斯貝爾證券事務代表黎哲宏辭職 因個人原因
- 07-17 22:12 | 新寶股份獨立董事藍海林辭職 2019年薪酬為8.33萬元
- 07-17 22:12 | 中科星圖選舉邵宗有擔任公司副董事長、聘任時信華為副總經理
- 07-17 22:11 | 優刻得副總裁張居衍辭職 2019年薪酬為118.64萬元
- 07-17 22:11 | 立訊精密聘任公司董事、副總經理李斌為公司首席運營官(COO)